醫學檢測服務商艾迪康近期提交赴港上市申請書,大摩和杰富瑞為公司聯席保薦人。招股書顯示,公司為中國三大獨立醫 學實驗室(或ICL)服務提供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艾迪康第三次沖刺港交所,隨著疫情爆發,公司核酸檢測需求激增,業績大幅增長,公司也趁機在21年6月提交招股書,后又于22年3月提交,如今在23年3月再度沖刺港交所。

業績增長驚人,一半依賴核酸檢測,未來業績堪憂
根據公司財報,公司2020年至2022年實現業績的大幅增長,分別實現收入27.42億、33.8億、48.61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3.1%,2022年增速更是達到了43.82%。
在同期,艾迪康分別實現盈利2.84億、3.16億以及6.81億,盈利分別增長11.3%及115%。調整凈利來看,則分別實現盈利3.67億、4.51億以及6億,增速分別為22.9%和33%。
不同于公司營收、凈利的高速增長,艾迪康在2022年毛利率從2020年的40.7%下滑至39%,調整純利率則從13.4%下滑至12.3%。
毛利率、凈利率的下滑說明公司成本支出在不斷增長,盈利能力在下降。其中,運營成本方面來看,1)公司銷售及營銷開支持續增長,在2022年高達5.53億,營收占比高達11.38%,原因是隨著2022年核酸檢測需求增加,公司大幅增加銷售人員,由此帶來的人工成本大幅增加。
2)公司行政開支也一直增加,且在2022年達到2.8億,一方面是公司銷售及營銷開支的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則是公司研發開支占比最小,2020年至2022年研發支出分別為1.02億、1.25億以及1.63億,研發占比分別為3.7%,3.7%,3.3%,研發占比投入持續下降。

其實,公司最大的問題,不是成本的控制問題,而是公司未來業績的穩定性,根據公司財報,近三年,公司因為新冠疫情檢測分別實現收入9.25億、12.32億以及22.85億,業績增長越來越快,收入占比也從33%增長到公司業績的近乎一半(47%)。

但是,大家都知道,隨著中國疫情政策優化,取消了各地大規模核酸檢測,這對公司業績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公司也表示,取消大規模核酸檢測,將減少公司在全國范圍內的COVID-19相關檢驗服務需求,預計將導致未來該等服務的收益大幅下降。

公司還存在信用風險及存貨減值風險,這些都將影響公司未來業績,比如公司應收款持續增加,近三年分別為9.42億、12.14億以及18.57億。此外,公司還存在7980萬的商譽,或面臨商譽減值風險。
凱雷入主,美國資本集聚,上市前將65億利潤全分完
艾迪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14年,兩名創始人林繼迅及林鋒兄弟倆于2004年以自有資金出資在杭州創辦公司第一個ICL,目前公司控制32個ICL,2018年10月凱雷資本入主公司,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目前,公司共引入了兩輪融資,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凱雷牽頭共計投資3.0248億美元,凱雷投資2.1356億美元,中投公司投資2180萬美元。

隨后在2019年7月,摩根大通等資本以代價1482萬美元收購39億股。其中,摩根大通投資785萬美元。

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貝萊德等參與公司B輪融資,投資8800萬美元。馬來西亞主權財富基金國庫控股投資4500萬美元,清池資本投資700萬沒美元,貝萊德投資1800萬美元,韓國未來資產證券投資300萬美元,奧博資本投資500萬美元。

于2018年9月26日,美年大健康全資附屬公司上海美愛與Corelink及Mega Stream訂立一份購股協議,以分別向Corelink及 Mega Stream收購28.73億股股份,代價均為1090萬美元。上海美愛同意于2018年10月12日投資后12個月內就其對外直接投資獲取批準,但最終未獲得批準而撤資。
最新持股顯示,凱雷資本持股39.87%,兩位創始人均持股12.45%,中投公司持股4.07%,摩根大通持股1.47%,馬來西亞主權財富基金持股3.82%,清池資本持股0.59%,奧博資本持股0.42%,貝萊德持股1.52%

上市前,公司大舉派息,2021年6月派息6990萬美元,2022年5月派息8.65億美元,將2022年3月31日以前的所有盈利分發殆盡。公司兩次合計派息9.35億美元(65億人民幣),凱雷資本拿到25.9億人民幣,兩名創始人林氏兄弟分別拿到8.1億元人民幣。

業績堪憂,難以支撐高估值,投資者或用腳投票
兩次沖刺港交所,均鎩羽而歸,在大規模核酸檢測取消的當下,艾迪康再度沖刺港交所,未來業績前景堪憂,近一半收入依賴核酸檢測,艾迪康的故事怎么講下去?
憑借核酸檢測,躋身中國ICL市場第三大公司,但無論市場份額還是營收規模都無法和兩家頭部企業相提并論。其中,金域醫學占據29.8%份額,迪安診斷的市場份額為18.0%,艾迪康排名第三,占比為8.6%。

目前,金域醫學估值12.4倍,迪安診斷估值6.9倍,按最后一輪估值計算,艾迪康市值大約82.4億元,按6.81億的凈利計算,公司估值高達12.1倍,和頭部第一的金域醫學相當。業績預期大幅下滑之下,艾迪康如何撐起高估值?投資者會否選擇用腳投票?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張海營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