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橋資產
2月,市場小幅調整。其中上證50下跌2.5%;滬深300下跌2.1%;中證500上漲1.1%;創業板下跌5.9%;恒生指數下跌了9.4%,在強烈的一致預期形成之后,2月的市場進入了一個空窗期,投資者缺少明確的方向感,分歧在加大,所以市場的震蕩調整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應該說,這是一個表面平靜,但內部暗流涌動的過程。指數平穩的背后,資金配置的再平衡過程在迅速展開,這一點在行業表現的分化中體現的十分明顯。投資者在減配新能源的同時,也積極的在AI、數字經濟和低估值央國企等新方向進行著嘗試和布局,我相信市場最終的選擇很快就會水落石出了,屆時新的一致預期又將會快速形成。
關注仁橋的朋友肯定也了解,2023年我們看好中國經濟的顯著復蘇,看好國內地產和消費潛力的釋放,看淡美國經濟的顯著衰退,在股票結構上,尤其看好低估值核心資產的再次綻放,當然,這里面央國企會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一切在今天看來完全沒有改變,盡管近期出現了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擾動,但AI這個產業就像是早晨五六點鐘的太陽,它們的發光發熱還需要時間,需要等待。
關于“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近期再次受到了市場的關注,而央國企的投資機會也出現了顯著的升溫,我們在年度的視頻會議和投資備忘錄中都曾詳細闡述過我們的觀點,這里不再贅述。而近期,確實在政策端我們也看到了一些新的變化,比如央企“一利五率”新的考核辦法,新的三年國企改革的規劃,以及對標國際一流企業的價值創造行動等等,這些都只是政策的催化,而在市場端,真正讓投資者開始重視這一板塊的原因是什么?其實是電信運營商持續超預期的股價表現??陀^地講,在一兩年前,在一部分人開始關注運營商的時候,更多的是看幾家公司的低估值、高股息、現金流良好、ARPU值提升、資本支出下降、增長存在永續性,而這些基本都是確定性低估或價值修復的范疇,而運營商股價近期的良好表現似乎已超越了價值修復的邊界,市場開始“重塑”這個行業,核心原因在于除了具備顯著的價值因子之外,運營商也被賦予了數字經濟轉型的成長因子,兩者的疊加最終完成了這樣的重估過程。這個過程有沒有結束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這個過程最終會擴散到其他的行業,擴散到其他無人問津且同樣低估的公司,所以,這個板塊的機會我相信不是一枝獨秀,是百花齊放。
近期,美國的就業和通脹數據是偏強的,很多投資者也開始懷疑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以及緊縮的力度可能需要加大,時間也會拉長。數據背后,我們也看了一些解讀,主要原因是美國居民的資產負債表還比較健康,一方面,盡管聯儲大幅加息,但多數的居民已經在之前的低利率時期把浮動利率債務轉換成了固定利率,所以目前的高利率傷害不大;另一方面,美國疫后的撒錢方式讓很多居民的儲蓄狀況仍然保持良好,錢還沒花完,這無疑降低了整個社會的勞動參與率,也促進了消費。這樣的解讀應該也有些道理,但并不影響判斷,因為加息的過程就像是溫水煮青蛙,持續的時間越長,青蛙生還的概率越低。近期的數據和預期變化并不影響我們對美國經濟的判斷。另外,其實有個規律,當邏輯上很確定的事情逐漸被大家懷疑時,這往往是邏輯即將兌現的信號。
最后,談談國內的經濟,我們的判斷也沒有改變。經濟在如期的復蘇。無論是機場酒店的人流,餐館的排隊,打車的等候,這些應該都恢復到了疫情前的水平。同時,國內二手房的交易也率先回暖,看房的人,裝修房的人明顯多了起來,當然,從二手房到新房,從成交量到價格往往會有幾個月的時滯,但房地產市場的回暖已是不爭的事實,地產的復蘇會繼續帶動其他消費的增長,進而螺旋向上。我相信,只要我們自己處理好自己的事,不犯錯誤,來自海外因素的擾動也會是短期的,是次要的。中國經濟的大船已經平穩向上,保持耐心,積極一點。
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