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原標題:每經熱評丨不法分子假冒境外機構 A股投資者保護任重道遠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評論員 王硯丹
一直以來,非法證券活動是困擾資本市場的頑疾。近日,證監會官網發布提示,近期有機構謊稱為經證監會許可的合法機構,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非法兜售或推薦金融產品,開展了諸如代理證券買賣、推薦股票基金期貨產品、舉辦炒股大賽等業務活動。證監會對此進行了定性:“實為博取投資者信任實施不法行為?!?/p>
此次證監會的提示透露出一個細節:不法機構向投資者展示證監會官網公示的某“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批復截屏,假稱為該境外機構員工而行騙。這種行徑不但手段卑鄙,還更容易使投資者誤信有官方背書而放松警惕。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海外知名投資者進入A股市場成為大勢所趨。今年2月,證監會公布史上最賺錢的對沖基金——CitadelLLC旗下公司城堡投資亞洲有限公司申請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就引發了輿論熱議。
引入海外資金活水對A股市場未來長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但筆者注意到,在此過程中,假借境外投資或境外投資者的名義成為不法分子新騙術之一。除了上述證監會鄭重提示的假冒QFII外,2021年以來,海南金融監管局、多地證監局多次發文,就“莫桑比克國際證券交易所”的騙局進行提示。這些所謂“莫桑比克國際證券交易所”的不法分子曾經多次線下舉辦大型會議,以煽動性話術吸引投資者入場,嚴重干擾正常的經濟金融秩序。
筆者認為,出現這類情況,一大原因是由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A股處于相對閉塞的狀態,國內投資者因此對海外投資機構或海外市場關注較少,給了不法分子利用信息差鉆空子的可乘之機。而這也給監管部門、金融機構提了個醒:投資者保護、投資者教育雖然已是近年來金融機構工作重點之一,但對一些新出問題的關注可能仍有滯后,需要進一步改進。
從目前筆者接觸的情況來看,金融機構在投教內容輸出方面,利用了抖音、微信、短視頻等多種形式,取得了較好效果。但有些金融機構過分重視形式化,可能忽略了對一些新出問題、重點問題風險進行提示。
我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交易最活躍的投資者群體。根據中登公司最新數據,截至2023年1月,我國投資者數量已達到2.12億,其中個人投資者占絕大部分。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既是關系億萬百姓利益的民生工程,也是確保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性工程。
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即將到來。近年來,證監會系統3月也都組織開展了3·15投資者保護主題教育活動,說明在資本市場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投資者保護與消費者保護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全面注冊制已正式啟動,資本市場未來發展將更加多元化,而投資者保護依然任重道遠。


責任編輯:何松琳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